1940年,由日本民族音樂學者黑澤隆朝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介紹台灣布農族的「八部合音Pasibutbut」,讓布農族群於國際上名聲大噪,這聲音,從台灣的山林中吹向全世界。
卓溪是花蓮最南端的山地鄉,這兒的布農族部落周遭生長了數十年、數百年的古老竹林,每在風吹過的時候發出千迴百轉的神祕聲音。部落裡的長老說,這竹枝磨擦的聲響就像Pasibutbut一樣,也就是祈禱小米豐收歌,以及一般人熟知聞名世界的「八部合音」。
只有親身來到這裡,親耳聽過那個聲音,你才會知道生命的終極意義,那神秘的聲音,也詔告著人類最後的休息地,一處和平、寧靜的山野。
如今回歸故鄉的部落青年們感受到來自部落一種特殊的聲音,聲音融進風裡,吹響竹林。據說這片環繞部落山區的竹林從祖先的祖先開始便已存在,世世代代守護布農族的孩子,迴盪在竹林裡的聲音也響過了數百年,部落裡的族人們與竹林共存已久,不曾試圖砍伐,於是竹林裡的聲音始終鳴響。
那究竟是甚麼樣的聲音?這麼多年過去,年輕一代的布農族青年傾聽風聲,想起部落長老們重視的祈禱小米豐收歌(八部合音),其中似乎涵帶著相同的寧靜與懷念,於是一種新的可能性誕生了,能不能將八部合音與竹子進行結合呢?就這樣,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試驗與製作,屬於卓溪布農族的竹風鈴開始歡快地於風中飄響。
將這片竹林中的竹子製作成風鈴,從選材開始便需要嚴格把關,烘烤竹片直到堅硬,再於上頭繪出布農族相關傳說故事、圖騰色塊,較為寫實原始的圖畫到偏向現代的抽象意涵,內容也涵蓋了布農族的射耳祭、獵人、百步蛇與傳統衣飾圖紋,除此之外,他們也正在努力製作一件足以代表部落最精緻、最美麗的竹風鈴,它的意思將是「八部合音」。正如穿過竹林的那陣風聲,以及祈禱小米豐收歌中向神靈與土地的讚禮,這聲音將永遠流傳下去,也將族群的文化如風般吹向全世界、傳遞古老消息。